80余种鲜食玉米“领鲜”亮相

发布时间:2024-06-18 作者: 小九直播足球

  “这玉米好甜,好吃!”“这里的玉米品种都是我以前没见过的优质品种,我也想改种这种玉米!”

  11月6日上午,以“绿色引领,种业振兴”为主题的第二十二届广东种业大会鲜食玉米展示惠州分会场活动,在惠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以下简称“市农科所”)火热开启。现场展示了81个省内外鲜食玉米品种,这些科技感十足、甜度满满的玉米让不少玉米生产、加工公司和种植户大开眼界。

  据悉,本次展示为期5天(11月6日至10日),展示期间欢迎相关玉米生产、加工公司代表和种植户前往观摩交流。

  金秋时节,在市农科所的试验田里,一株株玉米结出了壮实的玉米棒,透出了丰收的景象。记者通过调查了解到,此次展示现场共种植有来自省内外农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及种业企业等近20家单位提供的鲜食玉米品种81个。观摩现场,技术专家们根据品种特征特性的表现,筛选出仲甜18号、广黑甜糯1803、广良糯6号等10个品种进行重点推广。

  现场展示的玉米品种配套采用“智慧农业物联网系统”“水肥一体化灌溉施肥”等技术进行栽培管理,同时对“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及“带状复合种植模式”等进行探索研究。

  “别看这个小小的塑料球其貌不扬,每个蜂球里面载有200头夜蛾黑卵蜂、800头螟黄赤眼蜂。”现场,技术专家向大家展示了玉米绿色防控“黑科技”:将蜂球放入田间,蜂儿们就会从球上的小洞爬出,可以轻松又有效防治草地贪夜蛾、亚洲玉米螟、桃蛀螟等玉米主要害虫。

  据介绍,玉米绿色防控是通过非化学手段来防治病虫害,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和残留量,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

  试验田内还能够正常的看到,部分玉米地里间杂种植着毛豆、甘薯等。“我们采取带状复合种植,本着作物和谐共生、协同增效的目的,采用高低结合的田间配置原理,在充分的利用阳光、地力空间、土壤养分和生长季节等条件下,实现玉米带和甘薯、大豆、花生带的地内轮作。”现场工作人员表示,该模式在有效缓和作物争地矛盾、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以及培肥地力的同时,能提高土地产出率,实现多作物增产增收。

  现场工作人员介绍,根据测产结果,毛豆与鲜食糯玉米在2+2的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下,每亩可收玉米鲜苞1600斤、毛豆500斤。花生与鲜食甜糯玉米在2+1的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下,每亩可收玉米鲜苞2200斤、花生178斤,这一个模式下的玉米鲜苞产量与同品种净作相当。

  据悉,本次活动由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和惠州市农业农村局主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和汝湖镇人民政府联合承办。来自华南农业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惠州学院及省市县区各级农业科研推广机构、乡村振兴驻镇帮扶工作队、农业企业、合作社、种植大户等120多名业内人员参与观摩、交流和推介。

  展示现场,多个鲜食玉米品种表现出外观好、籽粒排列整齐紧密、口感香甜、抗病性好、适应能力强等特征、特性,受到观摩人员一致认可和推介。现场展示的良种良法让各农业企业和种植大户直观感受到科技的力量,他们表示,一定要把新技术学到手,把新品种引回家。来自龙门的种植户申先生种植玉米十多年了,他兴致勃勃地记录下自己“看上”的玉米品种。“这些玉米品种颗粒饱满,色泽很好,我打算把原来的品种换成这些优质新品种。”

  本次活动还邀请相关专家、企业在汝湖镇进行了有关甜玉米产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专题培训及交流探讨等。

  种子是核心,技术是密码。惠州是广东重要的鲜食玉米培养种植和加工基地之一,此次鲜食玉米专场展示活动作为广东种业大会的9个分会场之一,与全省同频共振,形成“1+N”的农业技术示范展示推广平台,为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加快推进良种良法普及应用、保障粮食生产安全、促进农业增产增效和农民增收发挥了引擎带动作用。

  “我们在甜玉米专业镇汝湖镇选取了5个村组进行鲜食玉米培养种植示范,目的是解决新品种推广‘最后一公里’问题,让新品种展示示范田真正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样板田。”市农科所相关负责这个的人说,接下来,将加大优质品种和先进适用技术示范展示和推广力度,助推全市农业实现高水平质量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