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肃云·融媒集萃】张掖市: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发布时间:2024-07-20 作者: 小九直播足球App

  盛夏时节,走进高台县南华镇墩仁村,金黄的麦田里,联合收割机穿梭往返,“吞”进沉甸甸的麦穗,“吐”出金灿灿的麦粒。

  “我们村今年种植近600亩小麦,小麦颗粒饱满、色泽金黄,预计亩产900到1100斤。”墩仁村党总支书记张三军说,“小麦收割全程采用机械化,一台收割机一小时收割10到15亩,现在收割、拉运、晾晒等工作在抓紧进行。”

  今年以来,张掖市在精耕细作上下足功夫,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粮食功能区引导种植、作物轮作倒茬等措施,推广小麦优良品种、宽幅匀播、测土配方施肥、小麦病虫害统防统治等技术,推动小麦产业高质量发展。

  今年初,张掖市逐步优化粮食品种结构和区域布局,建立粮食安全责任制和市县乡三级粮食生产台账,层层签订粮食生产目标责任书,成立包抓机制,采取盯地块、盯用水、盯种子、盯播种等措施,把粮食生产目标任务全面精准分解落实到乡镇、村、户、地块。目前,已完成粮食播种面积330万亩,其中小麦57.18万亩、大豆0.95万亩、油料22.62万亩,均超额完成播种计划。

  张掖市制定出台粮食生产奖励补助办法,将全市播种小麦纳入农业保险范围,建立涉农贷款“绿色通道”,解决种粮户后顾之忧;强化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重大技术集成推广,建立示范点100个,其中百亩攻关田15个、千亩示范方74个、万亩高产片11个;落实各类农作物繁育制种面积158.2万亩,其中玉米制种120.7万亩。玉米制种本地营收品种较去年增加74个,生产面积较去年增加0.8万亩。

  夏粮丰收时,玉米抽雄忙。连日来,张掖市120万亩制种玉米抽雄工作全面展开。

  在甘州区大满镇汤家什村和沙井镇五个墩村、水磨湾村制种玉米地里,制种玉米去雄机穿梭忙碌,开展作业。

  “今年使用的制种玉米去雄机每天作业面积200亩左右,相当于100人一天的劳动量,抽净率85%以上。”甘肃中垦玉种业公司片区经理刘鹏介绍,今年公司部分制种地块从播种、去雄到收获,实行全程机械化操作试验示范,不仅有效缓解劳动力紧张的问题,还大幅度的提升了作业效率。

  “我家种的10多亩制种玉米往年都是雇人抽雄,工价高,还不好找人。今年采用机械抽雄,只花了一个多小时就抽完了,每亩节省本金六七百元,省时又省力。”汤家什村十社村民贾怀国欣喜地说。

  “抽雄去杂是决定种子质量的关键。制种玉米去雄后,能减少玉米植株养分的消耗,保证玉米穗的生长发育。抽雄后田间通风度和透光度显著改善,植物光合作用效率更加高,产量也有保证。”张掖市种子管理局局长张东昱说。

  张掖地处祁连山北麓、巴丹吉林沙漠南缘,被誉为“天然玉米种子生产车间”。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条件,张掖成为百万亩制种玉米的“黄金产区”,也是全国最大的玉米制种基地,每年产玉米种子4.5亿公斤,占全国大田玉米年用种量的50%以上。

  近期,随着全市制种玉米抽雄工作的有序开展,机械化玉米去雄也跑出了“加速度”,成为今年全市智慧农业发展的新亮点。

  “全市以突破制种玉米全程机械化瓶颈为重点,积极探索农机推广组织+农机制造企业+农机社会化服务主体的农机研发制造推广应用一体化模式,大力推广应用新技术新机具,在深松整地、复式精量播种、高效植保、机械化抽雄、联合收获等环节发挥非消极作用。”张掖市农业农村局种植业科工作人员表示,通过不断探索耕、种、管、收“一条龙”全托管服务模式,创建“互联网+农机”服务中心,推动农业生产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信息化。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照法律来追究其有关规定法律责任。

  3.每日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接着使用上述相关联的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

  甘肃新媒体集团法律顾问:甘肃锐城律师事务所 陈灿律师; 甘肃每日传媒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法律顾问:甘肃荣庆律师事务所 吴天英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