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1-28 作者: 小九直播足球
有记者提问,转基因玉米和大豆的产业化应用试点已完成,这是否代表中国的转基因大豆和玉米种植现在开放了?还是仍然有一些限制?转基因的产业化下一步有何计划?
对此,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司长潘文博表示,202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尊重科学、严格监管,有序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应用;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加快玉米大豆生物育种产业化步伐,有序扩大试点范围,规范种植管理。按照中央部署,2021年国家启动转基因玉米大豆产业化试点工作,2023年试点范围已扩展到河北、内蒙古、吉林、四川、云南5个省区20个县并在甘肃安排制种。从试点的情况看,与常规品种比较,在增产节本增效上,总体都有良好的表现。近期,农业农村部依照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化工作部署及有关法规标准规定,审定通过了部分转基因玉米大豆品种,并向26家企业发放了转基因玉米大豆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但同时明确,这些品种实际种植区域还要符合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化有关安排。
转基因大豆和玉米种植是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对作物进行基因改造,使其具有抗虫、抗病、耐逆境等优良特性,来提升产量和质量。这项技术在农业生产中具备极其重大意义,能够大大减少农药使用,提高作物抗逆性,以此来降低环境污染和提高农作物产量。然而,转基因作物也引发了一些争议。一些人担心转基因作物对人类健康和环境安全的影响,认为转基因作物可能会带来未知的风险。
转基因作物的商业化种植始于1996年,从历史发展看,转基因育种发展期间经历了早期探索、快速推广、成熟发展三个阶段。
转基因技术能够直接改变农作物的特性,例如增产或抗虫,通过将特定基因转移到目标作物上。美国是全球最广泛应用转基因技术的国家,其转基因作物种植培养面积达7500万公顷,占全球转基因种植培养面积的近40%。转基因作物最重要的包含大豆、玉米和棉花。此外,巴西、阿根廷和加拿大等国也是转基因作物种植的重要国家。
我国大豆产量不足的根本原因并不是种植培养面积不够,而是由于对转基因技术的限制。转基因农作物长期食用后对人身体的影响存在不确定性,因此我国对转基因作物有严格的管控。必须先申请安全证书,通过审定和获得生产许可证才能商业化。我国对生物安全证书的获批流程严格。尽管我国对转基因技术有限制,但全世界内已大范围的应用,尤其是在大豆等粮食作物中。2019年全球转基因大豆养殖面积达9190万公顷,占当年全球大豆总收获面积的74.92%。
有券商研报指出,中国玉米、大豆等农产品的供需缺口长期存在且呈扩大趋势。转基因玉米和大豆的增收效果已得到验证,预计转基因玉米种子终端市场空间有望达到600亿元,利润空间预计可达到108亿元。另外,有机构预测,预计在转基因放开五年后(即2028年),我国转基因玉米的渗透率将达到90%。拥有储备品种优势和转基因先发优势的领先种子企业有望迎来市场占有率的快速提升。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种子行业市场需求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研究报告、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招商、产业图谱、智慧招商系统、行业地位证明、IPO咨询/募投可研、IPO工作底稿咨询等解决方案。在招股说明书、公司年度报告等任何公开信息公开披露中引用本篇文章的主要内容,需要获取前瞻产业研究院的正规授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