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铁岭抗灾减损力保秋粮稳产

发布时间:2025-06-18 作者: 小九直播足球

  从8月4日辽河洪峰进入铁岭,到8月24日正式出伏,在辽宁省降雨最会集、排涝减损最急迫的20天里,媒体作业者3次深化辽河两岸的铁岭粮食主产区。在昌图县、开原市、铁岭县的农田里,环绕抢排积水、改种补种、雨后田管等确保粮食安全的要点作业进行采访,以同地比照、单户盯梢、地头海采等方法,记载排涝减损的务实做法,定格抢抓产值的繁忙身影。

  路周围的玉米地,每隔几十垄就会空出三四垄,成为一条天然的水沟,田间积水顺着水沟渐渐流进路周围沟。

  后窑镇主管农业的副镇长尹航说:“这是条田沟,也叫毛渠,有了它,下再大的雨,农田里的积水都能排出来。”

  随后,穿戴短裤、水靴的尹航顺着水流一路前行。“农田里的积水流进的路周围沟,也叫支渠;路周围沟里的水流穿过涵洞,汇入人工发掘的斗渠;斗渠里的水流越聚越大,注入大河相同的干渠。”尹航说。

  干渠的止境是紧邻招苏台河的船房排水站,排水站闸口大开,4台大型水泵一起轰鸣着。排水站里的积水被强排到坝外的招苏台河,马上又有积水顺着畅通无阻的水沟涌入排水站,水泵昼夜不停地运转,农田里的积水也不断排出。

  “这是老一辈留下来的排水工程,看着简易,但每一个细节都饱含着对地形、地形的精确掌握。咱们镇村两级党员干部要做的便是打通堵点,确保水沟晓畅,这样就能把接连强降水构成的丢失降到最低。”尹航说。

  8月24日,媒体作业者与尹航再次来到20天前一起重视过的地块,沿着“毛斗支干”四渠检查玉米长势。农田里,除了紧邻条田沟的一两垄玉米偶有发黄,满眼都是生气勃勃,很难信任这儿刚刚接连阅历了多场强降雨。

  后窑镇地处招苏台河和辽河之间,是全县出名的易涝城镇。本年,得益于“四渠连通”举动的厚实推进,全镇排水减灾作用显着。据统计,全镇共有2.2万亩农作物受灾,由于排水敏捷,仅一半成灾,绝收面积不到三成。

  在昌图县,共有13个像后窑镇这样的要点涝区城镇,因坐落辽河、东辽河、招苏台河流域,每年夏天都要防涝、防洪。尤其是在2022年汛期,昌图县遭受9次强降水,由于水沟不畅、排水站老化,13个城镇都呈现了较为严峻的内涝,大片农作物被淹。

  当年秋天,昌图县就开端对涝区进行体系办理。据县水利局农水办主任生涛介绍,全县以“四渠连通”举动为抓手,向上向下一起发力,全力处理干支渠不畅和排水设备老化等问题。

  向上,精准掌握国家、省市开展方针,结合实际策划、包装项目,活跃争夺资金支撑。2023年,昌图县争夺430万元省级资金,施行了昌图县要点涝区办理工程排水站修理改造项目,对8个要点涝区城镇的22座排水站做修理改造。2024年,昌图县委深刻了解“建造适合耕耘、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现代化良田”的要求,争夺中心资金8960万元,施行昌图县要点涝区办理工程,对13个要点涝区城镇的82.3万亩农田进行办理。

  向下,狠抓作业执行,将水沟清淤、桥涵疏浚、排水站改造等涝区办理作业归入绩效考核,与各城镇签定责任状,每周通报作业进展。

  在本年汛期降临前,昌图县累计完结四渠清淤1404公里,修理新建桥涵138座,全县58座排水站均到达正常运转规范。“从7月27日开端,咱们以多保一亩是一亩的干劲全力排涝,到8月23日,51座排水站和30台套暂时水泵累计开车12284小时,排出积水6657.7万立方米。全县70%以上受灾农田里的积水及时排出,保住易涝农田16.68万亩。”昌图县水利局副局长孙华军说。

  柴油机带动水泵在地头疲乏地轰鸣着,63岁的张金立半蹲在垄沟里小心谨慎地除草,生怕拔出草根时损坏了地膜。

  8月22日黄昏,天色现已有些发暗,但在铁岭县凡河镇沙山子村辽河大堤下的一片白菜地里,仍然是奋战状况。乡民张金立指着地上低洼处的积水说:“我现已干了两天两宿,估量再干一个晚上,积水就能抽洁净。”

  这是一片面积为4亩的菜地,上茬的香瓜开园不到10天,就接连遭受两场大雨。7月末,张金立捉住降雨的空隙,覆膜抢种了下茬。让他没想到的是,刚种下的白菜还没出苗就赶上了新一轮的接连降雨。

  不过,再大的雨也难不住栽培经历比较丰厚的张金立。8月2日早上,当他看到自家菜地有一半泡在水里时,马上想出“借鸡生蛋”的一招。在回家拉来水泵抢排田间积水的一起,张金立拿着菜籽到附近的牛岗子育苗基地,以每棵0.15元的价格代培了5000棵白菜苗。

  在尔后的半个多月里,铁岭的降雨一场接一场,张金立就一场接一场所排水。“幸亏有了辽河干流防洪提高工程,在进行堤防加培时,在石头层下面先修了排水渠,要不地里的水底子没处排。”张金立说。

  由于雨水不断,整个菜地因地形凹凸构成了显着的比照,高处的白菜长势喜人,低洼处则一棵苗也没剩余,乃至地膜外表都覆上了一层泥土。“半个多月了,这片地里的水就没断过,种什么都得涝死,比及水排洁净,补种什么也来不及了。”张金立对自己的决议颇为得意,“花点儿钱请人家代培,就等于自家地里有水的这20天,白菜底子没耽搁长,再过两天一移栽,就跟周围的好苗相同。”

  在介绍“借鸡生蛋”的招法时,张金立还设想了秋收后拉着白菜到凡河新区售卖的场景:“一天最少得卖两车,先给老主顾送一车,再到商场零卖一车,只需价格别太低,本年就赔不着。”

  面临内涝灾祸,靠种田为生的农人不愿容易抛弃,而是以“多收一棒是一棒”“补上一棵是一棵”的干劲,全力减损。在辽河两岸内涝较为严峻的村屯,有的农人提早收成了受灾地块的玉米,有的农人在排涝之后敏捷毁种补种,而育苗之后再移栽到水退地块渐渐的变成了抢农时的遍及做法。

  在乡民活跃进行生产自救的一起,县、乡两级农业部门也敏捷举动起来,组织技术力量深化受灾地区,辅导和协调农户、农业运营主体科学排涝、康复生产。关于乡民遍及重视的农业稳妥理赔问题,各县(市)区自动与承保玉米收入稳妥、彻底本钱稳妥的稳妥公司联络,催促稳妥公司提早派人进入现场,提早了解受灾状况。为了承认和确保核灾数据实在精确,昌图县农业村庄局还明确规定,稳妥公司要与城镇干部一起下地核实受灾状况。

  在铁岭,进入处暑后,继续了一个月的降雨总算完毕,昼夜温差逐步增大。这时候,正是大田作物灌浆鼓粒的最佳时期,乃至可以说是铁岭农业进入到决议全年产值的要害期。

  8月23日下午,在开原市庆云堡镇后施家堡村,一片叫南背河地的农田边上,女“飞手”霍阳正操作一架无人机进行“一喷多促”作业。无人机落地后,敏捷替换电池、填加已预调好的肥料药剂,霍阳轻按手柄,无人机再次腾空而起,进入玉米地上空开端均匀地喷洒肥料药剂。

  “一喷多促”作为粮食作物产值构成期加强肥水办理、病虫害防治的要害技术,可以终究靠科学喷施叶面肥、植物成长调节剂、杀菌剂和杀虫剂等混合液,完结对农作物的多重促进。

  由于“一喷多促”作业对轻灾作物成长康复、提高产值有显着作用,这片背靠辽河的玉米地依照受灾地块优先组织的准则列入喷防作业规模。乡民奉告,两年前,这片地由于内涝简直绝收,本年的雨水比两年前还大,却由于排水水沟晓畅,400亩玉米全都保住了。通过这次“一喷多促”作业,将会完结稳产。

  相同进行“一喷多促”作业,在昌图县老城镇的阳宇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看到的是四组无人机一起动身的大场面。

  作为规模化施行“一喷多促”作业的农业生产运营主体,阳宇合作社在进行飞防作业的一起,还要完结作业地块与非作业地块的比照,对作业作用进行点评。合作社理事长李忠华说:“这两年,使用高规范农田建造项目,咱们把田啊渠啊路啊全都修了,极大提高了农田排水才干。本年合作社共流通土地1.55万亩,过水面积就100多亩,并且雨停之后水就敏捷排出去了,没有成灾。”

  尽管没有受灾,但李忠华肩头上的压力并不小。“现在正是玉米灌浆构成籽粒的要害阶段,也是全年产值构成的要害期,田间办理上去了,就能提高产值。这时候进行‘一喷多促’作业可以说是适可而止,咱们的热心特别高,咱们代管的农户都争着抢着要先飞自己家的地块。”李忠华说。

  在大田作物产值构成要害期,铁岭市紧紧捉住“一喷多促”这项惠农方针,以高规范执行促进粮食增产、农人增收。针对过水没成灾和轻灾的地块,优先组织飞防作业安稳粮食产值;关于要害技术集成地块和高规范农田,要全量确保“一喷多促”作业面积。据铁岭市农业村庄局栽培业办理科科长雷达声介绍,本年铁岭市共有253.16万亩粮食作物施行“一喷多促”作业,占全市粮食播种面积的1/3,为完结秋粮稳产打下了坚实基础。

  如果把城镇看作是园区相同的开展单元,做到怎样的“七通一平”才干加快推进复兴呢?

  本年汛期在昌图县采访,城镇干部在说到排涝减损时都有些振奋。有人说,乡民每天都到排水站观察开机状况,还当面表彰了“四渠连通”举动;有人说,乡民特别认可“一喷多促”作业,争着抢着要把自家的地先飞了。在描绘这些场景时,每个人的脸上都有作业得到认可的高兴和骄傲。

  乡民的表彰源于排出积水能实打实地削减丢失,源于飞防作业能实实在在地多打粮食,正是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让乡民对政府部门的作业有了朴素的了解。其实,无论是“夏病冬治”进行涝区办理,仍是掌握方针拓宽“一喷多促”作业面,这些公共服务及时处理了乡民的“急难愁盼”问题,取得必定水到渠成。

  就像“七通一平”能助推园区加快开展相同,高质量的公共服务也能加快村庄全面复兴。有城镇干部在总结本年汛期状况时说:“水比两年前大,灾情却比两年前小,丰盈有望。”

  需求留意的是,与服务开工建厂的园区不同,在广阔村庄地区,运营主体是广阔农户和耕耘企业,公共服务一定要紧盯大地,真正问需“种管收”。在粮食主产区,要在“旱能浇、涝能排”上下功夫,而在特征产品丰厚的山区,打通农产品进城和工业品下乡的邮路,或许便是优先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