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2-10 作者: 小九直播足球
目前我国年需求大豆约1.15亿吨,但大豆自给率仅为18%左右。国产大豆如何提升产能,降低对外依存度?日前,在第二届“一带一路”粮食安全论坛暨2024年热带农业科学技术合作国际学术交流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大豆改良中心主任盖钧镒作主旨报告,探讨中国大豆种业可持续、高水平发展的方向。
盖钧镒认为,提高国产大豆产能有两条路,一是依靠科学技术发展提高亩产量,二是扩大种植培养面积。他指出,中国大豆的发展应落实扩面积与提单产并举、种业与种植技术并重的措施,扩大大豆养殖面积、开发盐碱地种大豆和推广大豆玉米复合种植是提升大豆自给率和产能的三大主攻方向。
在我国大豆市场,国产大豆主要用于食用,做豆制品、豆浆、豆腐等,年消费量在1300万-1500万吨;进口大豆主要用以解决养殖业的饲料需求和食用油料。据统计,2023年我国大豆种植培养面积为1.57亿亩,产量约为2084万吨。
盖钧镒现场给大家算了一笔账,扩种1000万亩大豆,能产生150万吨大豆,对满足我国大豆需求而言,杯水车薪。“现在,我国有18亿亩耕地,盐碱地占1亿亩左右,即便盐碱地都用来种植大豆,也不过是1500万吨左右的大豆产量,还是远远不够。”
“大豆玉米复合种植,是在稳定玉米产量的基础上,增收一季大豆,在土地紧缺的情况下,是缓解大豆供需矛盾的方法之一。”盖钧镒介绍,目前,带状复合种植稳步推进,在17个省1354个县开展试点,参与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增加到12万多个,共完成2016万亩,比上年增加509万亩。
盖钧镒预测,未来,中国大豆养殖模式可能是“1.5亿亩单作+5亿亩间套”,以此来缓解我国对大豆需求的高压。
“中国种业起步较晚,但我们也开始了以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生物育种技术为代表的3.0时代,正在争取向种业4.0发展。”盖钧镒指出,目前大豆种业公司大都是经营型或过渡型企业,要加快育繁推一体化发展。
盖钧镒建议,企业未来的发展要考虑两条腿走路。大型种子企业要建立产学研结合的育繁推一体化种业体系。经营型、过渡型的企业要跟研究单位紧密结合,形成育繁推一体化的种业体系。最终还要结合真实的情况,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产学研结合的种业发展体系。
我国大豆优势主产区主要位于东北、西北等地。“南方有着丰富的大豆资源,扩种大豆潜力大、底气足。”盖钧镒认为,美洲纬度较低的热带、亚热带地区能种大豆,亚洲的低纬度地区自然也可以种大豆。
南方大豆育种,在海南已有成效。盖钧镒介绍,他的团队筛选了4个南方普通大豆和3个菜用大豆,进行高产试验,初步产量结果为,“南农99-6”在2.5万株高密植条件下产量高达307.9公斤/亩,“华夏21”两年平均239.0公斤/亩;菜用豆“浙鲜84”两年平均亩产852.9公斤,比海南当地品种增产18.4%。
盖钧镒表示,今后,希望南方大豆产业可以和“一带一路”结合起来,一同推动大豆产业高质量发展,互利共赢。“一些南方大豆品种广适性强,对比东南亚当地品种,优势显著。2022年8月,我们在老挝首都万象地区开展试验示范工作,相比当地对照品种万象2号,我国大豆生育期缩短4-14天,产量增加11.4%-34.3%。”
去年,以立足三亚、服务海南、面向南方、延伸“一带一路”为使命的“一带一路”大豆生物育种海南省工程研究中心在三亚落户,这是发展南方大豆种业,推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的重要行动。盖钧镒介绍,该中心将开展大豆种质创新和品种选育,推进热带大豆高产品种鉴定,热带大豆抗虫、耐涝、耐盐种质资源鉴定和育种利用等,推动解决大豆“卡脖子”问题。
投资者关系关于同花顺软件下载法律声明运营许可联系我们友情链接招聘英才使用者真实的体验计划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举报邮箱: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090237
返回顶部